肩负中俄战略重任,满载国家成才嘱托。日前,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赴俄罗斯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全额资助的我校中俄学院2011级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应用物理学6个专业共74名本科生、中俄联合研究生院化学专业5名硕士研究生及中俄学院带队教师一同抵达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市,开启了他们在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专业学习深造的新征程,也标志着我校服务国家战略、全面引进和吸收俄罗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培养对俄战略性拔尖创新人才的工作进入崭新阶段。
据了解,我校中俄学院自成立以来,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在党委领导下,依法依规,秉承“自主办学、教授治学、院长治院、民主管理”的办院方针,针对对俄专业人才匮乏这一制约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的瓶颈因素,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按照国际一流学院发展理念与模式合作,全面引进俄罗斯知名教授、课程体系、教材资源等,采取中俄双方共同管理、共同培养的运行模式,大力培养精通俄语、熟知俄罗斯国情,又具备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的对俄战略性创新拔尖人才。按照中俄双方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学院70%的课程引进俄罗斯的师资、教材和课程体系,由俄罗斯教师来华授课,同时择优选拔三年级学生赴俄留学一年。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5月中俄学院根据国家《关于启动2013年赴俄罗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遴选工作的函》文件要求,制定了《中俄学院赴俄留学选拔工作方案》,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以立志报国、品学兼优为选拔原则,经过评审、公示向国家留学基金委上报了74名2011级本科生和5名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赴俄留学候选人,经过国家集中审核最终确定了公派留学名单,决定资助每名学生在俄一年间的生活费每月800美元,硕士研究生连续资助两年,每月900美元,并负责往返机票费用,资助总额近600万元。按照中俄两国的联合培养方案,俄方将安排优秀师资为我校留学生授课,教学计划和大纲与国内培养方案相同,留俄期间成绩合格者,可申请用俄语撰写学位论文,有中俄双方组织联合答辩委员会,答辩通过后可同时获得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和黑龙江大学的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我校中俄学院首批学生成功赴俄留学,开启了我国新时期以来对俄专业大批赴俄留学培养之先河,有力推动了 “专业俄语”式的多层次、宽领域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步伐。